近年來,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持續(xù)攀升。心臟病患者的心臟組織發(fā)生病變,會對心臟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,成人的心肌細胞(CMs)再生能力差,無法進行自我修復,目前心臟病的治療方法不能恢復已經損傷的心功能。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,多種干細胞與外泌體均具有良好干預作用。
干細胞移植為干預
心血管疾病提供新思路
近年來,干細胞技術以第三種醫(yī)療手段給諸多“頑疾”的治療帶來希望,同時它在對抗心臟疾病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并不遜色,顯示出干細胞在心臟疾病研究中所具有的巨大潛能。
干細胞能自我更新,其在特定條件下能夠產生至少一種終末分化細胞,有望修復或替換心肌病、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等心臟病發(fā)作時損害的心臟組織,能夠改善患者心功能,提升生活質量。
分化為心肌細胞
干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,在體外能分化為心肌細胞、內皮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。目前研究發(fā)現(xiàn)干細胞分化為心肌細胞與改善心功能有一定關系,同時其他的機制也發(fā)揮了重要的作用。
分化成新生血管
研究發(fā)現(xiàn)干細胞可以分化成新生血管,這有助于提高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。
旁分泌機制
干細胞的旁分泌機制可以通過釋放細胞因子、化學趨化因子、生長因子或微粒進入周圍組織而誘導心肌修復,這些物質能促進再生過程,包括內源性干細胞的激活、新血管形成、抑制凋亡,抑制肥大增生等,這些作用能提高心室功能,改善并促進心肌修復。
多個臨床案例證實
干細胞干預心臟病的可行性
2020年,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報道了南京某醫(yī)院團隊的一項臨床治療研究,在這項研究中,兩名中國男子接受了基于“重編程”干細胞的實驗性心臟病治療,并在一年后成功康復。據(jù)悉,這是已知的全球首個用于治療受損心臟的iPS技術的臨床應用。
2020年3月12日,來自美國梅奧醫(yī)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著名的Nature子刊《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》在線發(fā)表了一篇名為“Cardiopoietic stem cell therapy restores infarction-altered cardiac proteome”(干細胞療法恢復心臟梗塞的蛋白質組)的論文,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了干細胞在心臟病發(fā)作的愈合機制,即干細胞可在心臟病發(fā)作之前使心肌恢復正常狀態(tài)。
干細胞干預多例心臟病患者
八成病人癥狀明顯改善
央視報道:通過對135例擴張型心肌病、冠心病、心功能不全及重癥瓣膜病需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了干細胞治療,83.3%的病人移植干細胞后,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。
通過多項臨床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干細胞在治療心臟病及心血管疾病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。隨著技術的不斷發(fā)展,相信干細胞前沿技術能更加安全有效的應用于臨床,為心血管疾病治療提供更多可能。
參考資料:
[1]https://www.swlondoner.co.uk/news/12062021-microspheres-could-bring-stem-cell-therapy-to-broken-hearts/
[2]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d41586-020-01285-w